行测考点:翻译推理中的固定搭配
翻译推理是逻辑判断中的必考题型,也是需要考生朋友们掌握的重点内容。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来为大家总结一下翻译推理中的几组固定搭配,帮助大家掌握这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1.A与-A。 举个例子,小熊爱吃蛋糕与小熊不爱吃蛋糕,这两句话互为矛盾关系,若一句为真则另一句必为假。
2.A且B与-A或-B。 比如,“德才兼备”意味着“德”与“才”同时具备,可以用“德且才”来表示,若一个人无德或无才或二者皆无,即“-德或-才”,则他一定不会是“德且才”。因此,“德且才”与“-德或-才”互为矛盾关系,若一句为真则另一句必为假。
3.A或B与-A且-B。 仍然举例来说明,小兰早餐吃了面包或包子,意味着“面包”或“包子”二者小兰可能吃了一个,也可能都吃了,表示为“面包或包子”,而“-面包且-包子”则意味着二者都没吃,显然与“面包或包子”矛盾,若一句为真则另一句必为假。
4.A→B与A且-B。 这组矛盾关系不易被察觉,举个最易懂的例子来解释一下。假如你朋友买了张彩票,然后对你说:“如果明天我中了一百万,我就分给你一半”,结果第二天他果然中了一百万,却没有分给你一半……此时,你是不是会发现他欺骗了你?因为他的说法与做法是相矛盾的,说法是“中一百万→分你一半”,做法却是“中了一百万且没有分你一半”,因此A→B与A且-B是矛盾关系,若一句为真则另一句必为假。
5.所有的S都是P与有的S不是P。 这句话很好理解,“所有的三班同学都是党员”与“有的三班同学不是党员”互为矛盾关系,若一句为真则另一句必为假。
6.所有的S都不是P与有的S是P。 与上一组一样好理解,“所有二班同学都不是党员”与“有的二班同学是党员”互为矛盾关系,若一句为真则另一句必为假。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翻译推理中的固定搭配是做题快而准的技巧之一,掌握了这项技巧大家解题速度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