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行为概念分析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818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行政行为的考试频率也是相对较高的。在于这类题型的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对于行政行为定义的把握。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归纳了行政行为问题的部分重要定义,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点!

一、行政许可

(一)概念

行政许可:前提一般禁止,创设了新的法律事实或者法律关系,是一种事前的行为,在从事某项工作之前需要的前提条件。

(二)特征

1.无申请则无许可。

2.一般禁止。

3.具有授益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4.外部行政行为。

5.法定形式:许可证和执照。

二、行政处罚

(一)概念

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构成行政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的行政法上的制裁。比较典型的就是一般的治安处罚以及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

1.申诫罚:警告。

2.财产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3.能力罚: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4.人身罚:行政拘留。

5.法律和行政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口诀:行政处罚六大类,警罚两没停产业。暂扣吊销两证照,行政拘留最严重。

三、行政强制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做出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一)行政强制措施(暂时性)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如传染病隔离);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如召回问题奶粉)。

(二)行政强制执行(永久性)

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代履行。

四、行政征收

(一)概念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性征集一定数额金钱和实物的行政行为。

(二)特点

1.征收对象主要是土地等不动产;

2.征收的形式是行政行为;

3.征收目的是为了公用事业,特别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4.传统征收以完全补偿要件,而且大多是事先补偿。

(三)常见的行政征收

1.税收征收。它是行政征收中最主要的方面

2.资源费征收。在我国,城市土地、矿藏、水流、山岭、草地、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单位和个人在开采、使用国有资源时必须依法向国家缴纳资源费。如水资源费的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等。

3.建设资金征收。这是为确保国家的重点建设,解决重点建设资金不足问题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的征收。公路养路费的征收、港口建设费的征收、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的征收等。

4.排污费征收。

5.滞纳金征收。

6.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征收内容。

五、行政征用

(一)概念

行政征用是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目的,按照法定的形式和事先公平补偿原则以强制方式取得私人不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程序。征用大多适用于紧急状态或者军事、战争等特殊紧急情况下。

我国宪法已经对私有财产的征用做出了相应规定,宪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二)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的区别

1.从法律后果看,行政征收的结果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转归国家;而行政征用的后果则是行政主体暂时取得了被征用方财产的使用权,不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2.从行为的标的看,行政征收的标的一般仅限于财产,而行政征用的标的除财产外还可能包括劳务(战争时期征用民兵)。

3.从能否取得补偿来看,行政征收是无偿的,而行政征用一般应是有偿的,行政主体应当给予被征用方相应的经济补偿。

六、行政确认

行政确认:是对既存的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进行效力确认,没有创设新的法律事实和关系,是一种事后的确认行为。行政确认有稳定法律关系,减少各种纠纷,保障社会安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因而适用于广泛的范围。

七、行政补偿

行政补偿:对合法行政行为进行补偿。

八、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对违法行政行为进行赔偿。

九、行政给付

行政给付:特定情况下,依申请,符合特定条件则赋予物质利益或者与物质利益相关的权益。

十、行政奖励

行政奖励:依法定条件,对做出大贡献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给予物质或者精神奖励。一般认为行政奖励是一种行政给付的行为。

十一、行政处分

行政处分: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一种惩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行政行为问题要注意定义及判断方式的把握,在平时备考过程中要多做练习进行巩固!祝各位考生朋友们可以成功上岸!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