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语义关系之判断小技巧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080

在公务员考试中,类比推理的题量大概是10道题左右。其中语义关系判断是其中较为重要的考点,这类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汉语基本功。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来为大家归纳一下语义关系的判断技巧。

常考的语义关系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近义词:词语含义相近。例如:缘木求鱼、磨砖成镜。

2.反义词:词语含义相反。例如:舍生忘死、贪生怕死。

3.象征义:通过某些具体事物象征某些抽象含义。例如:玫瑰象征爱情、乌龟象征长寿。

语义关系中常搭配考查的二级辨析主要有感情色彩、程度比较、词语结构、词性。

【例题1】 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A.师心自用:固执己见 B.目无全牛:鼠目寸光

C.不以为然:不屑一顾 D.不孚众望:众望所归

【优公解析】A。首先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指鹿为马”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与“颠倒黑白”为近义关系。A项“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指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二者为近义关系。B项“目无全牛”出自《庖丁解牛》,形容技艺精湛纯熟;“鼠目寸光”比喻目光短浅,只能看到近处、小处;二者非近义关系。C项“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轻蔑;“不屑一顾”指,为不值得一看,形容看不起。二者非近义关系。D项“不负众望”意为不能使众人信服;“众望所归”指为众人所敬仰、期待。二者为反义关系。故正确答案为A。

【例题2】 生死:存亡

A.轻重:缓急 B.亲疏:长幼

C.真伪:对错 D.好坏:优劣

【优公解析】D。“生死”和“存亡”都表示生命的两种状态,二者是近义词,且拆开每个词语,“生”和“死”、“存”和“亡”分别为反义词,“生”和“存”、“死”和“亡”分别为近义词。A项“轻重”侧重指质量的大小,“缓急”侧重指速度的快慢,二者非近义。B项“亲疏”指关系的亲近程度,“长幼”指辈分的高低,二者非近义。C项“真伪”指真假,“对错”指事情正确与否,二者侧重意思不同,非近义。D项“好坏”和“优劣”均表示一个事物的好坏两个方面,二者为近义词,且拆开每个词语,“好”和“坏”、“优”和“劣”分别为反义词;“好”和“优”、“坏”和“劣”分别为近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故正确选项为D。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在做这类题的过程中不能只凭感觉,要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主各位考生朋友们都可以成功上岸!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