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细节理解题之解题技巧归纳
在公务员考试中,细节判断题是言语理解考试的重中之重。这类题型考查的是考生的细心程度,以及对与题干的理解。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来为大家归纳一下细节理解题的解题方法。
一、什么是细节理解题?
细节理解题是指通过文段内容判断四个选项是否正确。
常见提问方式主要有:
1.文段没有涉及的是/文段有所涉及的是......
2.以下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以下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3.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对这段文字理解有误的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二、解题方法是什么?
解题原则:以选项为导向,结合排除法,一一验证
第一步,信息预判:确定题干或选项的重要信息。一般以下几个信息比较重要:
①数据信息:确定性词语与模糊性词语;
②时态信息: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③程度信息:可能性词语、必然性词语;
④逻辑关系信息。
第二步,选项定位:排除常见错误选项。
常见错误有:无中生有、改变逻辑关系、偷换概念。
【例题1】(2019国考副省级46题)全球过度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微生物正在成为传统抗生素产业的死敌。寻求这一困境的破解之道,是全球抗生素科学家的研发重点,也将决定未来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信息菌素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具有全新的杀菌机制,通过在细菌的细胞膜上形成一个致死性离子通道,让细菌内容物泄漏、能量耗竭,从而杀死细菌。凡是具有脂质双分子生物膜的微生物都逃避不了这种杀伤。信息菌素具有安全、杀菌效果强、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杀菌效率是目前常规抗生素的数百倍甚至数万倍。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信息菌素与常规抗生素的杀菌机制类似
B. 传统抗生素难以穿透脂质双分子生物膜
C. 信息菌素对特定微生物有致命的杀伤力
D. 过度使用信息菌素会产生耐药性的问题
【优公解析】正确选项C。
第一步,阅读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文段第三句“信息菌素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具有全新的杀菌机制”,A项“类似”表述错误,排除A项。B项和D项文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B项和D项。根据文段第四句“凡是具有脂质双分子生物膜的微生物都逃避不了这种杀伤”及文段第五句“杀菌效率是目前常规抗生素的数百倍甚至数万倍”可知,C项表述正确。
【例题2】(2018国考地市级59题)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被人体摄入后,一部分不吸收而被大肠细菌利用,最终排出体外;另一部分被吸收,在几个小时当中逐渐缓慢转变成微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存在时间只有几分钟,然后转变成一氧化氮,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需要亚硝酸盐扩张血管的作用,完全用不着吃剩菜;而且一次性大量摄入亚硝酸盐是有害的,摄入硝酸盐之后,在体内缓慢转变成亚硝酸盐,才能发挥有益作用。
这段文字反驳了哪种观点( )
A.人体无法避免摄入亚硝酸盐
B.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
C.过量食用绿叶蔬菜也有风险
D.吃剩菜可以扩张血管
【优公解析】正确选项D。根据文段“如果需要亚硝酸盐扩张血管的作用,完全用不着吃剩菜”可知,不需要通过吃剩菜的方式使血管扩张,因此反驳了D项“吃剩莱可以扩张血管”的观点,当选。A项,由文段“另一部分被吸收,在几个小时当中逐渐缓慢转变成微量的亚硝酸盐”可知,人体摄入的是绿叶蔬莱中的硝酸盐,一部分硝酸盐被吸收会转变为亚硝酸盐,该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属于偷换概念,由文段可知,“一次性大量摄入亚硝酸盐是有害的”,排除。C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进行相关内容的阐述,故不能反驳,排除。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细节理解题在拿到题目之后不要着急阅读文段,而死将每个选项直接代入原文中,寻找原文的对应信息,略过不重要的,直接切入要点。祝各位考生朋友们都能早日上岸!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