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高频考点:转折关系
言语理解与表达有三大题型:阅读理解、语句表达和逻辑填空。在历年的国考中,转折关系可以说是必考的知识点,它不仅可以用在阅读理解的各个小题型中,同样在逻辑填空和语句表达中都有所运用,出现频率高。
转折关系包括词的转折和句的转折两种情况。词的转折是指横线处所填的词语可以与其他词语构成转折关系;句的转折是指文段中有句子的转折可以和其他句子构成转折关系。福建公务员考试网小编今天就来详细介绍转折关系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运用。
一、题型判定
典型的格式是:虽然A,但是B。“但是”之后是重点。常见的标志词语有:虽然/尽管/固然;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
二、解题技巧
行测考试的难度逐渐增大,转折之后是重点,但并不能只看转折词,若转折是用来作内容对比等等,此时需把握整体脉络和结构。例如:“男人在择偶时大多关注外貌,但是女人却看才华。”
三、真题演练
1.(国考 2015)天气预报看似很_______,只有寥寥几句话,但实际上,要做出_______的天气预报,工程量非常大。而且,气象是一个大环境,大气运动本身又_______,这是天气预报有时不准确的根本原因所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松 准确 无迹可寻
B.平常 精密 变幻莫测
C.普通 精确 难以捉摸
D.简单 精准 错综复杂
【解析】D。第一空:“但实际上”转折词前后语义相反,后文说工程量非常大,强调难、复杂。说明天气预报看似轻松或简单。“平常”、“普通”和“特殊”相对,文段强调的难、复杂,和文段不符,排除B、C项;第二空不好区分先跳过,切莫纠结;第三空:“有时不准确”强调大气运动很复杂,如果选“无迹可寻”就是说明天气预报任何情况都不准确,排除A项。第二空:“精准”的“准”即准确,且比“准确”多了“精密、精确”之义,往往优选语义丰富的表述。故本题选D。
2.(国考 2016)以往关于网络提速与降价的讨论中,舆论多从运营商和消费者博弈的角度切入,聚焦低网速、高收费对于公众生活的影响,使用的是服务者义务和消费者权利的说理逻辑。此次却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即低质量、高成本的宽带服务潜在地阻止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在现代信息社会的运行中,宽带建设具有基础设施的意义,是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数字化生活、服务型政府最起码的物理支撑。没有一个高速度、高水平的宽带环境,信息交流的效率会滞后,科技创新的成本会增加,信息化社会的发育和创新型社会的成长自然会受到束缚。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宽带建设应该成为信息化社会的的基石
B.以往关于网络提速与降价的讨论存在误区
C.网络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应走在服务业的前列
D.信息交流效率的提高有赖于宽带环境的改善
【解析】A。文段开头指出“以往的讨论……”,后提出“此次却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古今对比重点在“今”,即新的观察视角。文段先指出宽带建设非常基础,后强调要建信息化社会,就要有好的信息环境,有好的宽带建设,对应A项,“基石”对应基础设施的意义,强调地位;B项“以往”转折前非重点;C项文段强调宽带建设的重要性,不是强调“网络运营商的服务质量”;D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文段指出信息化社会的建设还有科技创新成本的增加,信息交流效率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表述太片面,排除D项。故本题选A。
2018国考临近,大家这段时间可以将平时的错题进行梳理总结,着重攻克薄弱环节,做到有效地提升。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