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习题(一)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064

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由于考查的范围太广,在很多考生眼中属于随缘复习的模块。事实上,120道的行测考试中常识部分的题量就有足足20道,放弃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其实,常识判断在内容的难度方面并不大,考察程度也并不深,基本以考识记性的知识为主,因此此模块更多的是要求学员们平时要有较多的知识积累。

今天,福建公务员考试网就直接通过具体题目来帮助同学们积累常识的知识。

1.关于野生动物保护,下列说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B.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野生动物

C.除农村集体土地上的野生动物资源以外,其他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D.持政府颁发的猎捕证猎捕野生动物给他人造成损失的,由政府和猎捕者共同承担赔偿

【解析】A。《刑法》第151条第2款规定:“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B项,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和二级。C项,野生动物资源属国家所有。D项,应由捕猎人承担责任。故本题答案为A。

2.关于琴棋书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米蒂的山水画自成一家

B.东晋书法家王献之被称为“书圣”

C.围棋在我国古代称为“奕”

D.“高山流水”讲的是琴师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的故事

【解析】B。被称为“书圣”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而非王献之。故本题答案为B。

3.(    )指出,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A.恩格尔定律       B.科斯定律

C.凯恩斯主义       D.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解析】A。恩格尔定律是指,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科斯定律是指,在交易费用为零和对产权充分界定并加以实施的条件下,外部性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因为在此场合,当事人(外部性因素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受一种市场动力的驱使就互惠互利的交易进行谈判,也就是说,使外部性因素内部化。凯恩斯主义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长期内,消费与收入保持较为固定的比率,故而长期消费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短期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故短期消费曲线是具有正截距的曲线。对比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4.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关于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提名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民10人联名推荐     B.代表5人联名推荐

C.各政党单独推荐      D.各人民团体联合推荐

【解析】B。根据《选举法》第29条的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按选区或者选举单位提名产生。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故本题选B。

5.在我国目前的国际储备中,最主要的储备资产是(    )。

A.普通提款权   B.特殊提款权   C.外汇储备   D.黄金储备

【解析】C。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特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货币型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2000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而外汇储备也是我国的国际储备资产中最主要的形式。

6.下列关于大气层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层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约占78.1%

B.大气层从低到高依次是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C.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D.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植被被大量破坏

【解析】C。A项错误,大气层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78.1%;其次是氧气,约占20.9%。B项错误,大气层从低到高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C项正确,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高度增加,紫外线越强,温度越高。对流层,因与地面接近,温度主要受地面辐射的影响,高度增加,地面辐射能量减弱,因此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称为“逆温”。D项错误,氟氯烃、氮氧化物等消耗臭氧的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S,俗称氟利昂)。故本题选C。

7.关于生活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吃松花蛋时佐以食醋,是为了减少松花蛋的涩味

B.电灯泡中加入少量红磷,是为了防止灯丝氧化

C.纯碱使馒头稀松多孔,是因为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D.千滚水不宜饮用,是因为其中的细菌含量会大大增加

【解析】D。吃松花蛋配醋汁,可以利用醋酸来中和碱性,除掉碱涩味,A项说法正确。红磷在高温下会和灯泡里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或三氧化二硫,这样就会去除灯泡里的氧气,灯丝也不会在高温下被氧化而减少使用寿命了,B项说法正确。纯碱,学名碳酸钠,碳酸钠受热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疏松多孔,C项说法正确。千滚水就是在炉上沸腾了一夜或很长时间的水,还有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长时间饮用这种水,水中的有害物质会干扰人的胃肠功能,出现暂时腹泻、腹胀;有毒的亚硝酸盐,还会造成机体缺氧,严重者会昏迷惊厥,甚至死亡。千滚水不宜饮用,是因为含有亚硝酸盐,而不是因为细菌含量会大大增加,D项说法错误。因此,本题选D。

8.下列哪组词语全都与端午节有关?(    )

A.屈原、雄黄酒  B.汨罗江、银河  C.桃木符、楚国  D.介子推、龙舟

【解析】 A。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汨罗江,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故本题选择A选项。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焰色反应   B.铁锅生锈   C.粮食酿酒   D.卤水点豆腐

【解析】A。A项,焰色反应也叫焰色测试或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颜色的反应。焰色反应是物质原子内部电子能级的改变,通俗地说是原子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不涉及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改变。所以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B项,铁锅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C项,粮食酿酒是化学变化。粮食中原本没有酒精,是其中的淀粉经过发酵(即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了酒精。D项,卤水点豆腐是化学变化。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点卤。点卤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进而形成豆腐。所以本题选择A。

1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了几次著名的战役,其中有:①上高会战;②淞沪会战;③湘西会战;④桂南会战,上述战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

【解析】B。上高会战是1941年3月14日至4月9日发生在江西高安、上高地区的一场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是发生于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的一场战役,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抗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桂南会战是1939年11月至1940年1月在广州失陷后,中国守军抵抗日军为打击中国国际交通线并威胁西南大后方而在广西南宁等地区展开的作战。所以本题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②④①③,答案为B。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