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资料分析必须学会的两大概念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970

提到行测里的资料分析,可能有些同学就开始吐槽了,“我的天,一堆术语加上复杂的计算,怎么算啊” “做题速度就是提不上去怎么办”。

其实,归根究底就是没有掌握好资料分析里的重要概念。那到这个备考阶段,需要学好哪些很重要的概念呢?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为此整理了资料分析模块的必须掌握的两大概念。


1.同比、环比

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的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即与历史(上年)同期相比较

例如:2016年同比是与2015年相比较

      2016年4月同比是与2015年4月相比较

      2016年4月4日同比是与2015年4月4日相比较

环比:指的是现期发展水平与上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个统计周期。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日环比,年环比等。

例如:2016年环比是与2015年相比较

      2016年4月环比是与2016年3月相比较

      2016年4月4日环比是与2016年4月3日相比较

优公建议:同比和环比的概念贯穿在整个资料分析的解题过程中,因此正确区分同比和环比的概念有助于同学们快速在复杂的材料中找到你所需要的数据,避免找错,必须重点掌握

例1:2010年8月某企业完成产值120万元,2011年7月完成产值140万元,2011年8月完成产值180万元,

(1)则2011年8月完成产值同比增长(          ) %

(2)则2011年8月完成产值环比增长(          )%。

【解析】

(1)题干问的是2011年8月完成产值同比是指与2010年8月的完成产值相比较,2011年8月为现期所对应的数值为180万元,2010年8月为基期所对应的数值为120万元,结合增长率公式可列式为:(180-120)÷120×100%

(2)题干问的是2011年8月完成产值环比是指与2011年7月完成产值相比较,2011年8月为现期所对应的数值为180万元,2011年7月为基期所对应的数值为140万元,结合增长率公式可列式为:(180-140)÷×100%

注意:同比和环比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基期不同,同样所对应的数值也不一样,正确理解和区分这两个概念,有利于提高查找数据的正确性。


2.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数值+%”。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1)部分再整体中所占的比重;(2)表示某个指标增长率或者减少率。

百分点,百分数进行加减运算的单位,一般在考试中的出现形式为“个百分点”(两个百分数比较的单位)

例2:2013年,某省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864亿元、税金1680亿元,利润2080亿元,分别增长19.1%、19.4%、26.4%,分别高出全国7.9、8.4、14.2个百分点。该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的3.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1)求:全国税金的增长率是?

(2)求:2012年该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的比重是多少?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2013年,某省工业企业全年实现……税金1680亿元,增长19.4%;高出全国8.4个百分点”,则可得全国税金的增长率为:19.4%-8.4=11%。

(2)根据材料:“2013年该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的3.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可知,2012年该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为:3.7%-0.3=3.4%。


【练一练】

据统计,2004全国总人口为12998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8.2%;2005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为74544,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7.0%。

2005年与2004年对比,全国乡村人口比重(      )

A.下降1.2%                         B.上升1.2个百分点

C.下降1.2个百分点                  D.上升1.2%

【答案】C。

优公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全国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从2004年到2005年的变化情况,从59.2%到57.0%,57.2%-59.2%=-1.2个百分点,所以是下降了1.2个百分点。本题的干扰项是A项,属于百分数与百分点易错点。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