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资料分析常考的术语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012

资料分析测查的是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因此经常涉及到专业术语对题干信息进行表述,这就需要考生对这些专业的术语有很深的理解,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知悉题意。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特地为考生整理了在资料分析中经常出现、经常考查的术语,帮助同学们快速理解题意,以提高资料分析的做题速度。

一、GDP,GNP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地域划分的。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国籍划分的。

二、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三、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越小,贫富差距越小,基尼系数越大,贫富差距越大。 

四、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第一产业:服务业

五、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出生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六、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

顺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

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


公式集合: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

顺差=出口额-进口额

逆差=进口额-出口额

注意:简单记忆,出口大于进口为顺差,出口小于进口为逆差。

例:

某省2012年对韩国、东盟、欧洲进出口情况

42.png 

问该省2012年对哪些国家或地区的情况为逆差?逆差额为多少?

优公解析:由表格可知,韩国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因此为逆差,逆差额为:28.36-13.25=15.11亿美元。


【练一练】

据海关统计,2011年1~9月,某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9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5.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进口增速34.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0.5亿美元,增长28.8%,高于全国出口增速85.8个百分点。

问:2011年1-9月,该省进出口贸易状况为(       )

A.顺差7.2亿美元                          B.逆差7.2亿美元

C.顺差8.2亿美元                          D.逆差8.2亿美元

优公解析:根据材料已知2011年1~9月,某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93.8亿美元……出口额为150.5亿美元,则进口额为:293.8-150.5=143.3亿美元;明显出口额大于进口为顺差,顺差额=150.5-143.3=7.2亿美元,所以答案选择A项。

当然,除了以上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整理的常考术语外,资料分析中的术语还有不少,建议同学们在平时备考中学会整理。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