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巧用主体分析法答面试综合分析题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470

在福建省的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题占据着半壁江山,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恰恰是这么重要的综合分析题,也是最令考生头疼的一类题型。考生在面对一个热点事件或一个政府政策或是一道哲理类题目时,往往能够直接想到的点少,且比较容易浅显,作答起来吃力。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这时候,考生可以借助一些技巧,增强答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主体分析法就是最简单、最常用到的一种分析方法。

一、要点详解

主体分析法,即从与题干相关的各个主体切人进行分析。主体分析法在具体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主体要有针对性。很多考生理解的“主体”就是个人、企业、国家、社会、民族等,所以无论什么题目,均从“个人、企业、国家”等方面作答,而不去针对题目把各个主体具体化,进而导致答题十分生硬、死板。因此,考生要注意,“主体”要结合题干信息去寻找,比如,医疗领域题目就会涉及医生、病人、医院等,教育领域题目就会涉及老师、学生、家长、学校等。

第二,作答语言要灵活。很多考生在答题时经常说“从个人角度来看…从企业角度来看…从国家角度来看…”,语言模板化,建议可以直接说有什么好处,不要将思维语言直接作为答题语言。

第三,主体不一定要特别全。有些考生觉得使用主体分析法,就必须把所有主体找全,不然就会遗漏答题要点。这里大可不必过分纠结,把自己想到的主体分析清楚即可。如果想到的主体特别多,考生也可以根据考场上的时间安排等具体情况,选择其中重要的点进行作答。

二、例题解析

【例题】“你对网络暴力现象怎么看?”

【要点解析】

对于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大家可以利用主体分析法分析。

个人(网络暴力发出者):素质低下、缺乏社会责任感

个人(跟随发布网络暴力者):非理性、盲从、辨别是非能力较弱

社会(社会群体):不法群体、水军等恶意炒作;媒体的推波助澜

社会(社会背景):社会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焦虑、压力增大、负面情绪积累无法排泄

国家(政府部门): 监管部门责任缺失\监管乏力

国家(法律): 法律不完善等。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