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常考的经济术语和经济政策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345

经济知识是公共基础知识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其中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常常出现的一些经济术语往往成为困扰考生的一大难点。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在这里就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

一、常考经济术语

(一)恩格尔系数

含义: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作用: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20%-40%为富裕,低于20%为极其富裕。

(二)基尼系数

含义:在全部居民收人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人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不平等,贫富差距大),最小等于“0”

作用:用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 表示收人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 表示相对合理;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造成社会动荡,社会不稳定);0.6 以上表示收人差距悬殊。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较高,处在0.4-0.5 之间。

(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含义: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作用: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二、常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适用情形:经济衰退时期。

主要措施: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适用情形:经济过热时期。

主要措施:增税或减少财政支出。

(二)货币政策

三大基本的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1.扩张性货币政策

适用情形: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要素大量闲置、产品严重积压、市场明显疲软、国民经济处于停滞或低速增长。

主要措施:扩大信贷规模、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貼现率、在公开市场上回购有价证券。

2.紧缩性货币政策

适用情形:社会总需求过高、通货膨胀压力趋强、投资或消费明显过热。

主要措施:是紧缩名义货币供应量,适当提高再贷款率、再贴现率以及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适当压缩再贷款及再贴现限额,在公开市场上应大量出售有价证券,以便回笼资金。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