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洋流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225

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洋流是促成不同海区间水量、热量和盐量交换的主要原因,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的能量交换,对气候状况、海洋生物、交通运输、海洋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洋流的知识点也是历年事业单位公基模板中出现过的考察内容,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来梳理下公基中涉及到的有关洋流的知识点吧。

一、洋流分类

(1)按冷暖性质分:洋流按其水温低于或高于所流经的海域的水温,可分为寒流和暖流。

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2)按成因分类: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①风海流: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洋流。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世界上大洋表层的海洋系统,按其成因来说,大多属于风海流。

②密度流:在密度差异作用下引起。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

③补偿流:因为海水挤压或分散而引起的洋流。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补偿流既可以水平流动,也可以垂直流动,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

二、洋流的分布规律

规律一:中低纬度海域形成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规律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域形成以副极地海域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大洋环流。

规律三:南半球40°附近海域形成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规律四: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的渔场。比如在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了著名的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此外,每年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是,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