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两大理论及三大规律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向是考生比较头疼的部分,因为这部分知识的考察偏向理解性。这就要求考生能真正理解透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去举一反三的应用于生活中的各处,而非简单的背诵。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今天就为考生整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重要考点之一,两大理论及三大规律。
一、两大理论
1.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万物皆备于我”“万物与我为一”“字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客观唯心主义:“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
2.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水是万物始基”“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万物皆一,齐万物而归一”“天不变,道亦不变”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二、三大规律
1.量变与质变:“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循序渐进”;“不打无准备之仗”;“有备无患”;“防微杜渐”“量变与质变”;“当机立断”;国民经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否定之否定 :“冰—水—汽”;“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像说”;“团结—批评—团结”;“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发的结合—近代唯物论辩证法的分裂—现代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自觉结合”
3.对立统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物极必反”
三、真题演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以下与该论断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 自高必危,自满必溢
B.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C. 刮骨疗毒,壮士断腕
D.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优公解析】“积羽沉舟,群轻折轴”出自《战国策•魏策一》,意思是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东西虽轻,积攒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其蕴含的哲理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A项,“自高必危,自满必溢”主要体现的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规律;B项,“堤溃蚁穴,气泄针芒”体现的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C项,“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D项,“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因此,答案为B选项。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还总结得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论知识有了深刻理解之后,可以适当的做些练习题,通过做题可以检验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所学知识,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练习题的选择上,最好是历年考题,这样可以熟悉考情, 掌握大致的考试方向及考试难度,做到心中有数。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