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申论:申论该如何入门
对于很多要参加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申论都是一道不知该如何下手,会令人望而却步的“坎”。尤其是第一次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小白,更加不知道申论究竟考什么?申论该如何入门?又该怎样备考?首先我们要在心态上正确看待申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排除畏难情绪,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带考生来好好一探申论之“面纱”。
一、申论是什么
这个在公务员考试大纲中会有明确的介绍,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申论考什么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申论考试着重于多种思维能力的考查,不是知识性测试。主要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申论实质上就是一种思维, 一种公务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要想在申论考试中制胜,就必须首先从思维模式上将自己定位为一名公务员,站在公务员的立场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把握申论考试。
三、申论如何备考
(一)将历年省考、国考的申论真题反复研读,总结材料规律与写作思路
通过大量研读,就能够把握住申论命题的题型、选材趋势、标准范文的写作的思路。由此,将每类申论材料考察的着眼点摸清楚,想提炼出答案与写作就方便多了。
1.读得懂材料
一是读得懂材料中抽象的字面意思,二是读得懂材料中抽象话语的深层含义。这是在申论考试中经常会考察的方向,比如在国考中有解释“人防”和“技防”,这就是对材料中抽象词语的解释;而对于抽象话语的解释更是出现的概率极高,在综合分析以及文章写作中都是很普遍的。所以读得懂材料这一层我们必须熟悉掌握,在平常的练习中要保持每天阅读一篇材料,并且注意对于抽象词语和语句的理解。
2.理得清逻辑
“问题+原因+影响+对策”,很多考生对这些角度应该是比较陌生的,在阅读材料时不习惯于从整体对材料进行把握,更多的是对材料进行隔离,不会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进行联系,但是这对于理解申论材料却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把零散的材料按照固有的思维逻辑关系串起来才能抓住文章的核心,尤其是对写作有很大帮助。理清材料的逻辑可以快速明确作写作思路,突破无话可说的困难境地。
3.抓得住要点
一是抓答案的信息点,二是抓命题人的观点。这一层次主要是从细节的地方来掌握申论材料,我们在阅读材料时不但要从宏观上来理清材料逻辑,更要关注细节,因为申论材料的主旨也往往隐含在一些理论政策文件,以及一些专家领导的观点中,他们就是命题人的意图的发言人,所以对于他们的观点一定要仔细阅读。
对于写作能力差的考生,短期内比较好的备考办法就是多看历年的申论真题及其标准范文,尤其是参考答案与范文又是如何解析、展开的!
(二)多收集关注社会热点时政材料,积累一些写作素材与名言警句
可以看出,历年国考、省考申论材料多以重大的理论政策和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所以,准备考公务员的,平时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事件一定要有所敏感。尤其人民日报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阅读多了,热点素材尽在掌握,自然胸中有丘壑。关键的核心提炼出其背后的实质,如何看待,原因,发展趋势,如何解决等等层面!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最后提醒考生,备考申论时要多储备、多阅读社会热点素材,把握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精力不够的就关注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等官媒的各种头条社论、评论,多背诵一些名言佳句、领导人讲话精神、语录等用在写申论时!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