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逻辑填空快速区分词语的含义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108

逻辑填空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必考题型,但却绝对算得上是很多考生的软肋。很多同学在做这类题目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排除两个错误选项妥妥的,但在剩下的两个令人纠结的选项中往往选择了错误的那个。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说白了就是考生没有很好的办法来准确快速区分词语的含义。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给大家分享用以下三个角度去区别词语的含义。

一、词义侧重

词义的侧重点辨析是考试中一个重要的考点。一般情况下需要从侧重点角度进行辨析的两个词语会包含相同的字。辨析这两个词语,考生可以排除相同的汉字表述,重点观察不同的汉字表述,然后比较每个汉字的基本含义,从而判断二者之间的强调重点何在。

举个栗子:“鉴别”“鉴赏”这两个词语中存在同样的语素“鉴”,不具有区分意义的作用。因此考生应重点观察另外两个不同的汉字,即为两个词语的差异所在。其中“鉴别”侧重于“别”字,意为“区别、分别”,可知“鉴别”一词主要指的是发现或区别二者之间的不同、好坏、真伪、优劣等。而“鉴赏”一词侧重于“赏”字,意为“欣赏”,换言之,“鉴赏”的对象一定是好的、美的。

辨析时需要抓住这些词的词义侧重,选择侧重强调的语义和语境相匹配的词语。

【真题演练】

1.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曾提出这样的思考:我们培养出来的青年人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这所学校?是选择自己更好的生活,还是更好地为公众服务??150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仍然可以        当下。这位校长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学校的纪念碑上,        选择后者的毕业生的名字。今天,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作出了这样的人生抉择。

依次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叩问    雕刻

B.质问    铭刻

C.拷问    镌刻

D.追问    铭记

【优公解析】首先看第二空,在纪念碑上刻下名字,故首先排除D项“铭记”;“雕刻”指在金属、象牙、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与句意不符,排除A项。比较“质问”和“拷问”,后者有追究、追问之意,更符合文段语境。故答案选C。

二、词义轻重

词义轻重是指意义相近的词语有程度深、性质重和程度浅、性质轻的差别。比如:“批评、批判”这两个词均表达了一定的否定意味,比较差异可知其中“批评”表达的语义较轻,说话人的初衷是使听话人改正其不足或缺点;而“批判”表达的语义则较重,表示犯错人或事物所犯错误非常严重。

词义轻重辨析并不是考试重要的考点,出现的几率较小,通常分布在某道题目的某个空,与其他考点综合进行考查。一般来说,词义的轻重主要是意义相近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差别,有的词语指称或适用于比较重大的事物,有的则指称或适用于一般性的事物。如:

哀求>恳求>请求;渴望>期望>希望;阻止>阻拦>阻碍;悲悯>怜悯>同情;拷问>质问>质疑;错误>偏颇;禁锢>束缚;妨害>妨碍;剖析>分析。

逻辑填空辨析时需要抓住这些词的轻重意义,选择语义程度上最符合语境的词语。

【真题演练】

2.从“抢盐风波”到“各地发生地震”,网络造谣滋生的“网络炸弹”影响甚远。虽然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凭借自身的常识去分析,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点,不可能完全应付得了,一不留神,便可能成为受害者。因此,必须打击网络谣言,才能        舆论的正义,        社会正常的理性和诚信。

依次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项是(    )。

A.庇护    修复

B.维护    恢复

C.保卫    重建

D.护卫    匡复

【优公解析】庇护,偏重于袒护、掩护,其对象主要是政治避难者,与“正义”不搭配,排除A项。再看第二个空,重建,重新建设或建立,语义程度较重,文中并未提到“社会的正常理性和诚信”已经到了彻底毁坏的程度,因此该词显然不正确,排除C;匡复,指挽救国家,使转危为安,其适用对象主要是国家,排除D。本题选B。

三、语义范围

词语从诞生开始的象形表意到后来不断丰富的词义变化,必然会导致一词多义和同义词之间的范围变化的问题,其实古今意义的区别就能够看出词义的变化,比如“妻子”,古代意思就是妻子和孩子,现在意义上只指男性的配偶。随之时代的变化,词义的大小也发生变化,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词汇也体现了这样的特点。比如“年代”和“年月”。“年代”指的较长时期,“年月”指比较短的时期。再如“事情”和“事件”。“事情”泛指一切活动和发生的现象,意义范围最大;“事件”已经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范围较小。

【真题演练】

3.当漂泊成为生活的主题,何止中秋、端午、重阳、清明——物质丰盛的同时,传统节日文化感也在不知不觉中        ,被大城市日益浓厚的商业氛围所        

A.灭绝    替代

B.消亡    排斥

C.淡化    取代

D.丧失    非议

【优公解析】灭绝指消灭干净,消亡殆尽;消亡指灭亡,消失;丧失指失去;淡化指减弱或减轻。均有失去没有的意思。灭绝和消亡语义较重,题干中围绕传统节日的文化感,灭绝和消亡语义太重,排除A、B。淡化和丧失,淡化侧重讲减弱,丧失侧重讲失去,搭配文化感淡化更符合题干,故此答案选择C。

希望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上述讲解对考生以后做逻辑填空题的解题思路会有所帮助。想要熟练掌握做题技巧,还离不开大量的习题练习,希望考生们勤于练习,早日熟能生巧。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