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假话问题怎么解?
在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的题量为40题,所占比重不容小觑,其中真假话题目在判断推理中出现的概率尤为高。这种题目通常为几个人的对话,或者几个人对一件事情的描述,然后问题指出如果这几句话中,有一句或者几句真话或假话,那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想要快速选出这种题目的正确选项,就需要我们多积累一些方法,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给考生总结了三种常用的真假话问题的解题办法。
一、假设法
用假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题目的特点是题目已知条件没有明显的矛盾关系或上下反对关系,但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所以可以先假设命题的一种情况,如果推出与已知条件矛盾,则排除此情况,再假设另一情况。
【例1】一个单位的足球比赛有A、B、C、D四支球队参加,为缩减时间节省体力,比赛采用抽签淘汰赛制,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参与集体活动,三四名也要通过比赛决出。在抽签之前,甲乙丙丁四人分别作了如下猜测:
甲:A队和B队会在决赛相遇。
乙:第三名是C队或者A队。
丙:冠军是D队。
丁:要么C队得第二名,要么D队得第二名。
比赛结束后发现,四人中只有一个预测错误,那么四队的排名顺序是:
A.C队第一名、B队第二名、A队第三名、D队第四名
B.D队第一名、C队第二名、B队第三名、A队第四名
C.A队第一名、B队第二名、D队第三名、C队第四名
D.D队第一名、C队第二名、A队第三名、B队第四名
【优公解析】D。首先假设甲说的是真话,那么丙和丁说的就是假话,与“四人中只有一个预测错误”矛盾,所以甲说的是假话,那么乙、丙、丁三人说的都是真话,由此推出D为正确答案。
二、矛盾法
一般在命题类的真假话问题中,可以采用矛盾法解题,其主要题目特点是在众多的说法中能够找到矛盾关系,并且在题干条件中一般会说明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再根据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的特点,即可确定除矛盾关系之外的命题的真假性。之后逐一推断各命题的真假。
一般在实际做题中,考生可结合多种方法解题。
【例2】甲乙丙三朋友去参观车展,看到一款轿车。甲说:“这不是‘奇瑞’,也不是‘荣威’。”乙说:“这不是‘奇瑞’,而是‘红旗’。”丙说:“这不是‘红旗’,而是‘奇瑞’。”后来,车展管理员说:“三人中,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对;另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错;第三人的两个判断一对一错。”由此可知:
A.这辆轿车是奇瑞轿车
B.这辆轿车是荣威轿车
C.这辆轿车是红旗轿车
D.上面三辆轿车都不是
【优公解析】A。乙的判断“不是‘奇瑞’”与丙的判断“是‘奇瑞’”矛盾,必有一真一假;乙的判断“是‘红旗’”与丙的判断“不是‘红旗’”矛盾,也必有一真一假。所以乙和丙的判断有两真两假,则两人的判断只可能是一个都对一个都错,则甲的判断是一对一错。假设甲的第一个判断正确,即这不是“奇瑞”,乙的判断只能都对,这是红旗,与甲的第二个判断错误矛盾。所以甲的第一个判断错误,第二个判断正确,可以推出这是奇瑞,此时乙的两个判断都错,丙的两个判断都对,符合题意。(此题同时利用矛盾关系和假设法)
三、突破口法
一般在朴素逻辑中也会涉及到真假话问题,此类题目最大的特点是不存在矛盾关系,此时即可以在题干提及的关键信息中寻找突破点,作为解题的要点。
【例3】A、B、C、D四位漂亮女生,她们喜欢穿漂亮衣服,某天,她们穿的衣服颜色各不相同,有黄色、绿色、蓝色和红色四种。在问道她们各自衣服的颜色 时,A说:“B的衣服不是黄色的。”B说:“C的衣服是绿色的。”C说:“D的衣服不是蓝色的。”D说:“A、B、C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衣服是绿色的,而且 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D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的衣服是蓝色的,D的衣服是绿色的
B.B的衣服是蓝色的,C的衣服是红色的
C.A的衣服是绿色的,B的衣服是红色的
D.D的衣服是绿色的,A的衣服是红色的
【优公解析】C。由D的话可知,说实话人的衣服是绿色的,只有B说的话提到了绿色,可以此为突破口。B的话不可能为真,否则B、C的颜色都是绿色,与只有一人的衣服是绿色的矛盾,所以B的话为假,C的话不可能是绿色的,则C说假话,故D的衣服颜色是蓝色的。穿绿衣服的只能是A,A说的是真话,故B的衣服不是黄色的, 是红色的,C的衣服是黄色的。因此,正确答案选择C选项。
相信经过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以上对真假话问题方法的总结,大家对此类题目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当然,熟练掌握真假话问题的做题技巧,提高正确率,还需要不断练习来强化技巧的应用。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