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点:丝绸之路
由于现在的“一带一路”战略,近几年历史文化常识中“ 丝绸之路”相关知识的考查频率也逐渐升高。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丝绸之路的考查范围一般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的著名人物、事物、地点等。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为方便考生备考这部分常识考点,特整理了关于丝绸之路的知识。
一、定义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今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 是“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二、陆上丝绸之路
1.简介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接受,并正式运用。
2.路线
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
三、海上丝绸之路
1.简介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进行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有泉州、番禺(今广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登州(今蓬莱)、刘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可能有两处乃至更多。规模最大的港口是广州和泉州。
(1)广州:从秦汉至唐宋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商港, 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明清实行海禁,广州又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
(2)泉州:发端于唐,宋元时成为东方第一大港。
2.唐代航路
由广州或泉州启航,经过海南岛、环王国(今越南境内)、门毒国、古笪国、龙牙门、罗越国、室利佛逝、诃陵国、固罗国、哥谷罗国、胜邓国、婆露国、狮子国、南天竺、婆罗门国、新度河、提罗卢和国、乌拉国、大食国、末罗国、三兰国。
四、著名人物及其成就
1.人物:西汉张骞
成就:
①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②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丝绸之路,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2.人物:东汉班超
成就:
①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典故:不人虎穴,焉得虎子;投笔从戎。
3.人物:唐玄奘
成就:
①法相宗创始人,法名“玄类”,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②成就:西行印度取佛经;翻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创作《大唐西域记》;开创法相宗。
4.人物:唐鉴真
成就:
①六次东渡日本,弘传佛法、传播大唐文化。
②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扬州大明寺住持。
③代表作品:《戒律三部经》。
5.明郑和
①主要成就:七次下西洋,经历靖难之役。
②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国家行为,使命和功绩有:和平外交;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维护国家安全;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朝贡贸易,带有封建宗主国的性质,通过这种形式获得这此小国对明朝宗主地位的认可,这是朝贡贸易的政治目的(不同于西方航海家的殖民贸易和掠夺的目的)。
- 推荐阅读 -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