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逆向思维破解言语难题
在公务员考试中,就题量和分值而言,言语理解模块是考生最不容忽视的一类题型。已经开始备考的同学应该清楚,言语理解题无需阅读题干整个文段,重点找文段中的转折关系是言语理解与表达快速解题的一大技巧。但是寻找转折关系并非无往不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今天教考生用逆向思维来破解无法直接利用转折关系解出的言语难题。
同学们先来看下面这道题,是不是很难呢?
例题:有人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样的口号已经成为过去时,因为文化不能和沾满铜臭的金钱联系在一起,那样会玷污文化的纯洁性。然而,如果文艺作品总是那么高高在上,不屑与大众为伍,不能得到大众的支持,这样的文艺作品恐怕难有持续的生命力,更难以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最终只能被人们遗忘。当然,文艺作品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不去传播那些低俗文化。不能一味迎合大众口味,陷入为了金钱不顾一切的境地。如果能够坚持好这一原则,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就可以大胆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及其衍生品,让文艺作品在获得较好社会反响的同时,创造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经济价值。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文学作品也需“接地气”
B. 文化与经济相结合需坚守底线
C.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未尝不可
D. 文艺作品需要有经济价值
这个题目是标题填入题,如果按现有知识,同学们是不是会选择A呢,那恭喜你,答案……错误!为什么错误,我们知道既然是标题,就必须概括全面。文段中转折之后是重点,所以同学们可能直接看到转折词“然而”,就直接选了A。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转折的后面还有个“当然”,当然其实在这里表示并列,说明还要怎么做,我们可以发现,“当然”后面引导的句子对应选项B,前面对应A,所以AB都是片面的,均不选。那这题到底选啥呢,请听桃花岛主来指点迷津。
一、技巧:逆向思维
巧用转折关系。
二、适用文段特征
“很多人认为”,“大多数人都认为”,“传统观点认为”,“不少人认为”,“有些人认为”,即 【别人认为 + 转折表述】。
三、理论依据
转折前后句子意思相反。
四、何时运用
转折后长篇大论或难于理解。
掌握好逆向思维的理论知识点后,我们发现例题就变得很简单啦!
【答案解析】C。文段中出现了“然而”转折标志词,又出现了“有人说”,并且“然而”后面长篇大论,所以可用逆向思维。因为转折前后句子意思相反,转折之后是重点,所以当转折后不易理解时,把转折前的句子倒过来即为正确答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样的口号已经成为过去时”,那倒过来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样的口号没有成为过去时。故正确答案选C。
国考是有难度的考试,需要考生多掌握一些解难题的技巧!下面我们就牛刀小试吧~
【真题】可能多数人都会认为,我们的五官是感知外部世界的窗口,五官感觉非常真实而精确地反映着外部世界的现实。殊不知,我们信赖有加的感官事实上也会“欺骗”我们,我们所感知的有可能并非真实世界的反映,各种感官知觉,特别是视觉,有时只是大脑的幻觉和虚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罗恩雷恩辛克指出,“你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大脑通过眼睛来获取视觉信息,但这并不是现实的直接反映。”
这段文字意在:
A.批驳普遍存在的关于“感知”的错误认识
B.说明我们所感知的有可能并非真实的世界
C.揭示我们信赖有加的感官事实上一直在“欺骗”我们
D.介绍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答案解析】B。该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中出现了“殊不知”转折标志词,又出现了“多数人都会认为”,并且“殊不知”后面长篇大论,所以可用逆向思维。这样做速度更快。正确答案为把转折前的句子倒过来意思相反,“五官感觉非常真实而精确地反映着外部世界的现实”,那倒过来就是五官感觉可能不是非常真实而精确地反映着外部世界的现实。故正确答案选B。
考生在实际做题过程中,碰到无法直接利用转折关系解答的题目,可根据题目类型考虑用逆向思维,往往可以显著提高做题速度。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希望考生尽早熟练掌握这一言语解题思维,轻松攻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
- 推荐阅读 -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