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必然性推理的推理规则
在行测考试判断推理部分的内容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逻辑判断。逻辑判断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
可能性推理是逻辑中最重要的考点和得分点,要掌握可能性推理,基础是掌握必然性推理。如果没有必然性推理作为支持,可能性推理的题目就无从下手。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在这里将重点讲解必然性推理的规则,助考生轻松解题。
一、逆否规则(等价命题)
由A→B,可得-B→-A
逆否规则也称之为等价命题。无论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都可以得到一个推出关系A→B。当你得到这样的一个推出关系之后,会发现A→B和-B→-A之间就是一种逆否的关系,换言之为一种等价关系。对于原命题而言,它就等于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
【示例】根据“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公务员”这句话,判断“如果不努力学习,那么不能考上公务员”是否正确。
解析:
第一句话:首先找到关键词“只有……才……”,再应用规则翻译:考上公务员→努力学习;
第二句话:关键词“如果……那么……”,应用规则可翻译为:不努力学习→不能考上公务员;
符合“由A→B,可得-B→-A”,所以这两句话互为逆否命题,二者为等价关系。
思考:根据A→B,可得-A→?,B→?
解答:否前跟肯后同样在逻辑规则里没有去加以规定,所以它们能推出什么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句子当中,只要遇上这种情况并给出的是一个确定性的说法,肯定是错误的,除非表示一种可能性的猜测。
二、传递规则
由A→B,B→C,可得:A→C。
【示例】如果不认真听课,那么会错过一些知识点的讲解,如果错过一些知识点的讲解,那么有些题目势必会做错。
由此能够推出:
A、应该认真听课
B、如果不认真听课,那么有些题目势必会做错
解析:正确答案是B。A选项是由言语理解的词义上句意义上而得出的,不是按照逻辑规则推出。B选项是A→C这一规则的应用。
三、真题演练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说的就是团结。团结出凝聚力,出生产力,出战斗力,团结可以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人间奇迹。一个组织的成员只有团结一致,这个组织才能高效率地运作;一个组织的成员如果能团结一致,也就一定能产生超出各个体之和的整体效益。由此可以推出( )。
A.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B.一个高效率运作的组织其成员之间一定是团结一致的
C.一个组织的成员若不团结一致,就会相互内耗,影响整体效益
D.一个组织只有高效率地运作,才能产生超出各个体之和的整体效益
【优公解析】翻译题干:①团结→战胜艰难险阻;②高效运作→团结;③团结→超出各个体之和的整体效益。
A项:关键词“只有……才……”,可翻译为战胜艰难险阻→团结,即肯定①的后件无法推出肯定①的前件,没有这种等价关系,故A项错误。
B项:关键词“……是……”,可翻译为高效一团结,与②一致,故B项正确。
C项:关键词“……就……”,可翻译为不团结→影响整体效益,否定③的前件无法得出一个确定性的答案,故C项错误。
D项:关键词“只有……才……”,可翻译为超出整体效益→高效,肯定③的后件无法确定性的结果,故D项错误。
逻辑判断中的推理规则并不难掌握,只要把握住关键逻辑提示词,并严格规则推理出结论,任何逻辑推理题都可以变得非常简单。希望以上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整理的内容对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考生们备考顺利。
- 推荐阅读 -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