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中心理解题技巧梳理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6441

在行测言语表达模块中,中心理解题占据的题量和分值较大,属于考生一定要拿分的题型。面对冗长的材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炼出文段的中心就成为了解题的关键。面对这类题型,通常情况下从重点词语和行文脉络入手是考生最熟悉的解题思路,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先为大家梳理从重点词语解中心理解题的全部考点。

一、解题技巧

转折关系:转折之后是重点

因果关系:结果是重点  

必要条件关系:常考对策  

递进关系:递进之后是重点               

并列关系:重在归纳概括全面

二、真题演练

【例1】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少,行业、社会、监管等也在逐渐调整和适应。但是不能因此采取一种压制态度,而应创造更好的环境,使其规范健康地发展。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意思是:

A. 要以包容的态度,营造分享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B. 相关法规的调整和监管手段都跟不上分享经济的步伐

C. 分享经济是新生事物,本身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D. 不能压制新生事物的发展,否则就无法跟上新时代的发展

【优公解析】A。本题考察转折关系。

文段首先表明分享经济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存在着不少问题。接着通过“但是”转折提出对策,说明对分享经济,不能压制,而应创造更好的环境,对应选项为A项,当选。B项,为转折前内容,且为问题类表述,非文段重点,排除;C、D两项,表述不具体明确,文段已指明具体对策,排除。

【例2】在信仰崩溃的时代,那些佯癫装疯的狂人倒是一些太严肃地对待其信仰的人。鲁迅深知此中之理,说嵇康、阮籍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倒是太相信礼教。因为不满意当权者利用和亵渎礼教,才以反礼教的过激行为发泄内心愤怒。其实,在任何信仰体制之下,多数人并非真有信仰,只是做出相信的样子罢了。于是过分认真的人就起而论究是非,阐释信仰之真谛,结果被视为异端。

对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真正有信仰的人并不多

B. 真正的信仰者往往是那些被视为异端的人

C. 把信仰太当回事会使人行为不正常

D. 很多自称有信仰的人只是徒有其表

【优公解析】B 。本题考察因果关系。

文段是分——总结构,由“于是”引导的尾句“于是,过分认真的人就起而论究是非,阐释信仰之真谛,结果被视为异端”是文段的主旨句,也就是说过分认真的人才是真正有信仰的人却往往被视为异端,观察选项,B项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故正确答案为B项

【例3】“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这首老北京民谣形象地反映了老字号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荣宝斋的字画、享得利的钟表、月盛斋的酱肉、张一元的茶叶、十八街的麻花、狗不理的包子……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构成了人们对悠悠岁月的珍贵记忆。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 老字号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和意义

B. 老字号的诚信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信誉

C. 老字号沉淀、积累了丰富的商业文化

D. 每家老字号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技艺

【优公解析】A。本题考察并列关系。

文段第一句即指出了老字号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最后一句“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构成了人们对悠悠岁月的珍贵记忆”,指出了老字号在老百姓心中的意义。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例4】我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其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很难单项突进,现在结构调整引起了高度重视,但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尤其是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全国的统一大市场,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和产品自由流动。如果市场机制得不到应有的发育,那么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调整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基础,区域化布局和比较优势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

A.市场是农村结构调整的导向

B.市场机制的优势未充分发挥

C.农业市场化改革需要加快进行

D.农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

【优公解析】C。文段首先从正面强调了加快市场化改革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从反面对这一重要性进行进一步论证。其论述的目的在于倡导加快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例5】云南是“生物王国”,而且地处大江大河的上游,是江河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曾有一段时间,云南想通过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绕过工业化来发展,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旅文化。现在看来,如果工业或者相关产业发展不到位,第三产业就没有服务对象,不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生态环境保护往往也因缺乏社会经济资源,难以持久维持。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云南经验证明发展工业与保护环境两者并举不悖      

B.在云南单纯发展第三产业,保护环境的作用不大

C.在云南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较多困难         

D.在云南发展工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

【优公解析】本题考察必要条件关系。文段先说云南曾经想绕过工业化直接发展第三产业,但现在事实证明「如果工业或相关产业发展不到位,第三产业就没有服务对象,不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生态环境保护往往也因缺乏社会经济资源,难以持久维持」,这正是云南发展的经验,充分说明了发展工业与保护环境应当相互结合,也就是两者相得益彰,并举不悖,因此选D。

相信大家经过以上五道题的练习应该对中心理解题的掌握更清楚了。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希望同学们在考前多注重知识点的梳理总结,奋力至最后一刻,祝大家考试顺利,早日扬帆上岸!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