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备考:片段阅读制胜法宝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727

 片段阅读对于参加公考的同学来说是行测科目中的重头戏,是考试中分量很重的题型,但这种题型题目长,精读正确率高,却不能兼备速度;一目十行又难以抓住重点。“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让考生两难,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在此为考生带来片段阅读的制胜法宝,助考生将片段阅读轻松攻克。

一、关键信息识别法

在面对片段阅读题目的时候,可以通过关键信息识别法来识别材料中一些关键信息,通过提示来找到文段的重点所在。片段阅读部分的关键信息包括关键句(首尾句)和关键词(关联词和总结性词语)。考生在文段中要格外关注,看其是否提示了文段的重点所在或者是否对概括文段、理解文意有着重要作用。

【例1】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监督体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组成的。媒体监督不应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更不应“一枝独秀”,因为这个体系还应该包括公众监督、制度监督等多个方面,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使整个体系出现明显漏洞。单纯依靠一种监督力量,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安全”的,因为不同的监督力量,在整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媒体监督相对于制度监督等方式而言,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监督,不仅受制于舆论环境,而且监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对象的态度。因此,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体身上,既不科学,也不现实。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

A. 目前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的期望

B. 社会监督未引起监督对象的足够重视

C. 媒体监督的效果尚不理想

D. 强制性监督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优公解析】文段中得出的结论语句“因此,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体身上,既不科学,也不现实”是文段的重点句,整个文段讲的就是媒体监督不应该被赋予过多的期望的原因。因此,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便是目前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的期望。因此选A。

二、正确观点识别法

有的题目题干结构相对清晰,考生可以快速找到文段重点,但是选项设置会增加难度,这就需要我们熟悉题目中的常设陷阱,巧妙避开,最终确定正确选项。常设陷阱包括:无中生有、正话反说、混淆范围、绝对化表述和混淆概念。

【例2】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是最容易被保存下来的,因为保存动植物的遗体的必要条件是快速掩埋,而在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及至湖泊中,动植物的遗体以及其他东西能够被快速掩埋。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动植物遗体很容易在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中保存下来。

B.只有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才能被保存下来。

C.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是保存动植物遗体的最佳环境。

D.只要被快速掩埋,动植物遗体就能被保存。

【优公解析】题干中说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最易被保存,但这并不代表生长在其他地方的动植物的遗体绝对不能被保存,故B错。C项原文并未提及。快速掩埋只是动植物遗体被保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D项混淆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故D错。因为淤泥不断淤积的水域有利于快速掩埋,所以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动植物遗体容易被保存,这是题干所要表达的正确观点,故选A。

三、寻找主题词

主题词,是指文段论述的核心,是文段论述的重点。那么如何发现主题词呢?首先,可以从高频词入手,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去文段寻找出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语。其次,关注关键句中的主要论述对象,最后再结合选项筛选。

【例3】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企业一切理念、制度和技术的的价值基础。企业在重视财务、营销、技术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员工,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根本,只有建立起以“重视员工”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企业才能凝聚员工、创造个性,为自身的发展提供目标、方向和动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B.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C.企业文化应以重视员工为中心

D.企业如何形成和加强自身的凝聚力

【优公解析】这个题目中,我们一看材料就会发现文段中包含了一些重复出现的高频词,那这样的文段我们就可以通过找主题词来做题。这个文段里面重复出现的高频词有“企业”和“员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找到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文段强调的是企业应该重视员工,建立起以重视员工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再看四个选项,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A、B、D都没有强调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与主题无关,排除。故答案选C。

通过这些制胜法宝,我们在面对题目时可以着重通过解题技巧去进行选择,在考试中争分夺秒,掌握做题的技巧相当重要。片段阅读的题量多,但是极具规律性,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认为,只要考生通过学习熟练识别关键信息,并能分辨出选项中的正确观点,防止陷阱,在这部分的解题上也能有所进益。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