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牢记定义判断4大解题技巧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787

在行测考试中,定义判断是常考题型,而且其中会涉及大量的学科常识。在做这一部分题目时,因为通常涉及的定义不是考生所熟知的知识领域,同时定义很长很复杂,因此分析起来会很吃力。在这里,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同学们,比积累学科常识更重要和更有效的其实是对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今天带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定义判断的解题技巧。

技巧一:定义关键词

所谓关键词,即主体、客体、方式、结果、目的等定义的关键部分,要保证选项例证必须符合这些关键词。

例1: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行政许可的是(    )。

A.伦理审查委员会在详细查阅王教授进行人体试验的研究计划之后,认为符合伦理规范,批准该项研究

B.临近春节,小李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申请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并获得批准

C.小张从医学院本科毕业之后,参加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获得医师资格证书之后开始行医

D.国家工商总局在对某进口企业的资质实行了审核之后,给予其进口认证

【优公解析】A。找题干的关键词,定义主体是行政主体,A选项主体“伦理审查委员会”非行政机关,不符合定义主体,其他几个选项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都是我们国家的行政单位,满足定义。因此答案选A。

技巧二:提取要点

在做题的过程中,与其艰难地对定义整体进行理解消化,不如化整为零,找出要点再进行解题。

可以先用序号标注要点,然后代入选项比对,符合数量最多的为最符合项。

【例2】沉默行为是指面对管理制度或生产活动等方面的隐患,为了避免人际冲突,害怕遭受打击报复或维护自身脸面等原因而有意保留自己想法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沉默行为的是(    )。

A.小王看到同事小赵的计划书有个明显的错误而没有指出来,在接下来与小赵的评比中小王的计划方案获得通过

B.老张意识到小明最近老是上班时间唱歌已经影响到了别人工作,但考虑到他是自己的徒弟,老张不但不向领导报告,还和其他抱怨的同事争辩

C.尽管小马就如何提高顾客对公司服务的满意度有见解,由于前面发言的同事已经基本谈到该问题,所以小马也就没再接着说

D.小刘尽管在新产品开发报告会上有想法,但考虑到该想法尚不成熟,贸然提出可能会影响工作进度,因此在会上也就没发表意见

【优公解析】B。在材料给的定义里,我们可以看到该定义有四个要点:1.条件是面对管理制度或生产活动等方面的隐患;2.目的是为了避免人际冲突;3.原因是害怕遭受打击报复或维护自身脸面;4.方式是有意保留自己想法。那我们再去拿选项代入比对,就会发现A、C、D四个选项中虽然满足了要点1和4,但是都没有体现要点2的“为了避免人际冲突”的目的,和要点3“害怕遭受打击报复或维护自身脸面”的原因。相反,只有B选项中,老张之所以不举报是因为小明是自己教出来的徒弟,他表现不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损了老张的面子,并且举报徒弟也会产生人际冲突,所以该选项四个要点都满足,因此,答案选择B。

技巧三:列举排除

所谓列举排除指的是定义当中会给出满足定义的具体事例或不满足定义的具体事例,选项明显和这些事例符合的可选或与不满足定义具体事例的可排除。

【例3】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新媒体的是(    )。

A. 具有接收新闻功能的3G手机

B. 地铁站台上的大屏幕电视

C. 改版后的《都市娱乐报》采用了新的印刷技术,文字和图片更为清晰

D. 广场上采用高科技手段的科普展览

【优公解析】A。题干当中列举了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具体事例,B选项属于电视,C选项属于报刊,D选项属于户外,都不满足题意。因此答案选A。

技巧四:大胆用常识

当被定义项是我们所熟悉的事物,可不看题干的定义,直接用常识判断以节约时间。

【例4】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A.某粮油食品公司大力推广绿色食品

B.某小区住房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

C.在荒山、滩头、草甸兴建风力发电站

D.某空调公司引进了低能耗空调生产线

【优公解析】A。结合常识理解定义名称低碳经济是节能环保的经济形式,只有A选项绿色食品不涉及节能。

通过以上定义判断解题方法的介绍,不难发现定义判断其实并不难,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建议考生只要从基础着手,审题仔细,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就自然不是问题。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