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备考:朴素逻辑之假设法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840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朴素逻辑是我们的“老熟人”,这类题没有固定的知识点,要是没有充分利用题干所给信息,往往要耗费不少解题时间,这时,好的解题方法就会成为快速锁定答案的“必胜法宝”。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为大家讲解朴素逻辑用的比较多的解题方法——假设法。

一、假设法

假设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假设来做题,细分的话,有两种情况:

其一,假设题干中的某个条件为真或假,结合题干其他条件进行推理,推理中如果没有出现矛盾,则假设成立,反之,假设不成立;

其二是假设题干罗列选项为真,将其一一代入题干,进行推理,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二、例题演练

我们通过两道题目来看一下:

【例1】有一座城市里住着两种人,一种人说真话另一种说假话,一位旅行者遇到两个人A和B,他问:“你们两个当中有不说假话的人吗?”A说:“没有。”请你判断A和B分别是什么人?(    )

【优公解析】本题读完之后,非常明显的发现是关于真假话的题目,一般来说遇到真假话我们会利用矛盾解题,但本题没有矛盾出现,而关于A的身份我们又不能确定,那么此时应该做的,就是利用假设去解题。

假设A是说真话的人,那么,旅行者的话可以转换为:你们两个当中有说真话的吗?A回答:没有。即两个人都不说真话,与我们的假设矛盾,所以A是说假话的人。确定A的身份之后,继续推理,可知两人中有说真话的,所以B是说真话的人。

【例2】经过努力,甲乙丙丁等4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4所名校。9月初,甲、丙和乙、丁分别奔赴两座不同的城市去上学了,已知:甲没有上北京大学;乙没有上清华大学;丙没有上清华大学;丁没有上东南大学。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一下哪项?

A甲没有上清华大学

B乙没有上北京大学

C丙没有上东南大学

D丁没有上北京大学

【优公解析】D。很显然,这道题目中,对于四人分别去了哪所学校,信息不够确定。因此可以用假设法,但是如果我们用“甲去了清华大学”这样的假设的话,就意味我们要在四个人四所大学之间剪不断理还乱,但是题干给出了“奔赴两座不同的城市”,如果用城市做假设的话,只需要假设两次即可。

首先,假设甲丙去了北京,乙丁去了南京,则由题干的条件可知,甲去清华,丙去北大,丁去南大,乙去东南;其次,假设甲丙去了南京,乙丁去了北京,则可只甲去南大,丙去东南,乙去北大,丁去清华。选项中符合这两种可能的只有D选项。

学习了以上朴素逻辑中假设法的应用题型以及在具体题目中如何操作,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还要提醒同学们,朴素逻辑题需要不断的积累和练习,所以在复习时还是要多练习,通过题目巩固方法,才能够真正吃透、掌握方法。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