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抽屉原理解题技巧汇总
回顾往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题目,考生们会发现几乎每年都会涉及抽屉原理的考查。但是考生们对于抽屉原理的知识点掌握仍然存在不足,特别是针对解题部分,常常会发生考生连题目里的重点都辨识不清,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来为考生们献上几条抽屉原理解题的“锦囊妙计”。
一、抽屉原理基本模型
1.第一抽屉原理
假设把6个小球放入5个抽屉里,那么必有1个抽屉至少含有2个小球,这即是第一抽屉原理。具体表述为:把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中,其中必有一个抽屉至少含有个物体。
2.第二抽屉原理
假设把6个小球放入7个抽屉中,那么必有1个抽屉是空的,这即是第二抽屉原理。具体表述为:把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中,其中必有一个抽屉至多含有个物体。
二、抽屉原理解题方式
1.已知苹果数,抽屉数,求结论数
(1)方法:苹果数÷抽屉数的商+1
例:某个班级有52名同学,问这52名学生中人数最多的那个属相至少有多少人?
解:在这条道题目中,抽屉相当于属相,数量是12个,且每个抽屉可容纳的人数都是无穷的,则52÷12商为4,那么结论是4+1=5,即至少有5个人。
2.已知抽屉数,结论数,求苹果数
(1)方法:(结论数-1)*抽屉数
例:若干本书发给23名同学,至少需要多少本书才能保证有同学能拿到4本书?
解:这里的抽屉是同学,每个人可以拥有的书的数量是相同的,都是无穷的,则(4-1)*23+1=70,至少需要70本书才能满足要求。
3.已知苹果数,结论数,求抽屉数
(1)方法:苹果数÷(结论数-1)所得的商即为所求抽屉数。
例:把150本书分给若干名同学,不管怎么分,都至少有1位同学分得5本及5本以上的书,那么最多有多少名学生?
解:150÷(5-1)所得的商为37,故最多有37名同学
三、真题演练
【例题1】从1、2、3、4……、12这12个自然数中,至少任选几个,就可以保证其中一定包括两个数,他们的差是7?
A.7
B.10
C.9
D.8
【参考答案】D
【优公解析】在这12个自然数中,差是7的自然树有以下5对:{12,5}{11,4}{10,3}{9,2}{8,1}。另外,还有2个不能配对的数是{6}{7}。可构造抽屉原理,共构造了7个抽屉。只要有两个数是取自同一个抽屉,那么它们的差就等于7。这7个抽屉可以表示为{12,5}{11,4}{10,3}{9,2}{8,1}{6}{7},显然从7个抽屉中取8个数,则一定可以使有两个数字来源于同一个抽屉,也即作差为7,所以选择D。
【例题2】有红、黄、蓝、白珠子各10粒,装在一只袋子里,为了保证摸出的珠子有两粒颜色相同,应至少摸出几粒?( )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优公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抽屉原理,只不过比上面举的例子复杂一些,仔细分析其实并不难。解这种题时,要从最坏的情况考虑,所谓的最不利原则,假定摸出的前4粒都不同色,则再摸出的1粒(第5粒)一定可以保证可以和前面中的一粒同色。因此选C。
通过上述真题的训练,相信考生们对于这一类型的解题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红经常会涉及到抽屉原理这一知识点,为了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们还是要对这个模块引起重视,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在此提醒考生们应该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进而达到熟练应用抽屉原理的程度,让抽屉原理成为你的送分题,而不是致命题。
- 推荐阅读 -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