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盘点约数倍数解题技巧
在初等数学里约数倍数题虽然难度系数不高,但是出题方法变化多端,让人防不胜防,也让考生们叫苦连天,那么如何把这种题型解得又快、正确率又高呢?这就需要考生们掌握一定的技巧性,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来为考生们讲解一下约数倍数的解题技巧吧!
一、定义
1.约数与倍数
若数a能被b整除,则称数a为数b的倍数,数b为数a的约数。其中,一个数的最小约数是1,最大约数是它本身。
2.公约数与最大公约数
几个自然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自然数的公约数。
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称为这几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
3.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几个自然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自然数的公倍数。
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称为这几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
二、命题方向
考试题型一般是已知两个数或多个数,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
三、核心知识点
1.两个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一般采用短除法,即用共同的质因数连续去除,直到所得的商互质为止。
(1)把共同的质因数连乘起来,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把共同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四、真题演练
【例题1】某事业单位小范每5天去体育馆打一次羽毛球,小徐每9天去一次,老刘每12天去一次,某天三人在体育馆相遇,那么下一次相遇至少需要多少天?( )
A.120
B.180
C.540
D.80
【参考答案】B
【优公解析】B.为了表述方便不妨将需要的天数设为t天,那么对于小范来说,t必然是5的倍数,对于小徐来说t必然是9的倍数,对于老刘来说,t必然是 12的倍数,因此,根据公倍数的定义,t必然是5、9、12的公倍数。又因为问题是“下一次相遇至少需要多少天”,因此t应该取最小值,所以t应为5、 9、12的最小公倍数,即为180。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约数倍数题考察更多的是计算能力,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得分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提高计算能力呢?这就需要考生日常加以训练,多做题、刷题,这样慢慢地计算能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升。
- 推荐阅读 -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