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语句排序题之解题大全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880

语句排序题是行测中的必考题型,除了考察考生们的语感问题,对句子的整体结构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如何把这种题型做得正确率又高、速度又快呢?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来从两个角度出发,为考生盘点一波解题技巧!

一、考点角度解题技巧

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二、题型角度解答技巧

从命题的基本形式看,语句排序题型又可分语境类和非语境类两种。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各类排序题的连缀技巧分别予以说明。

1.非语境类

这类排序题由于没有语境设置,因而不必考虑与整个语境的衔接,只要做到句与句间的思路清晰与连贯就行了。但作为排序训练的基础,我们必须认真掌握好解答这类题的基本技巧。一般说来,解答这类题需要经过四步,即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连缀排列顺序、检查调整确定。

(1)把握基本内容。首先应对所有语句进行总体分析,初步判断需调整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基本内容倾向,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能表明层次的语句。

(2)初步分层归类。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这样可把众多的语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

(3)连缀排列顺序。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小句群连成大句群。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副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4)检查调整确定。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层次关系是否恰当。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调整。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

【例题1】将以下7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①尽管海外屯田存有各种风险,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为保障国内粮食供给而对耕地施加的压力。因此,我国也应积极探索海外屯田

②印度也于2008年开始在巴拉圭、乌拉圭、巴西等国展开租田谈判

③2007年的粮食危机又引发了新一轮的“海外屯田潮”

④日本最先开始海外屯田,它拥有超过国内农田面积三倍的1200万公顷海外农田

⑤此外,一些企业,如摩根士丹利、英国Landkom公司、瑞士黑土农垦和阿尔帕科农业公司等也开始积极投资购买海外农田

⑥在全球粮食危机和粮食贸易保护的背景下,大量国家加入了耕地海外扩张行列,将“海外屯田”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

⑦过去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沙特、阿曼等海湾国家在2008年组成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携手并战于海外屯田

A.①⑥④③⑦②⑤            B.⑥④⑦⑤②③①

C.①⑥④⑦②③⑤            D.⑥④③⑦②⑤①

【参考答案】D

【优公解析】⑥句介绍了“海外屯田”的背景,①句由“因此”引出总结句,指出我国在“海外屯田”方面的做法,按通常写作逻辑,介绍背景的应放在前面,故⑥句放段首更贴切,排除A、C项。③句出现明显时间词“2007年”,而②、⑦句都出现了时间词“2008年”,按时间顺序,③句应排在②、⑦句之前,由此排除B项。故答案选D。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语句排序题在行测考试中的难度不算大,如果在这上面失分就很得不偿失,所以考生们尽量拿到所有的分值,这样跟其他考生的分值差距才会拉大。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