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市场有哪些机制?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792

市场经济在公基中考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是这一个知识点也是需要考生们掌握,因为在公基中只有以“不变应万变”,掌握好基础的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拿下全部的分值,一举上岸成功,那么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来为考生们盘点一波市场经济的重要考点!

一、资源配置方式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必须要合理配置资源,合理配置资源也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社会资源的配置有两种基本方式:

(一)市场配置方式: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这种配置方式称之为市场经济体制。

(二)计划配置方式:依靠政府计划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这种配置方式称之为计划经济体制。

以上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社会制度不是捆绑关系,我们国家这两种方式都存在,邓小平曾说:无论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在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二、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包括三个具体机制,即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经济以价值规律为基础,通过供求关系来反映生产消费的状况和价格的变动,供求关系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又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的。

价格机制是指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市场上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与市场上该商品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运动。它通过市场价格需求信息来反应供求关系,并通过这种市场价格信息来调节生产和流通,从而达到资源配置。

供求机制是指通过商品、劳务和各种社会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运动来影响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一种机制。它通过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平衡状态时形成的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并通过价格、市场供给量和需求量等市场信号来调节社会生产和需求,最终实现供求之间的基本平衡。

竞争机制是指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主体之间为着自身的利益而相互展开竞争,由此形成的经济内部的必然的联系和影响。它通过价格竞争或非价格竞争,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来调节市场运行。它能够形成企业的活力和发展的活力,促进生产,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实惠。

三、市场失灵的原因

1.垄断:一个或少数几个大企业对相应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独占或联合控制。

由于垄断导致市场的竞争机制无法正常调节,供求关系由垄断者制定,导致资源无法正常流动,配置失效,从而出现市场失灵。比如,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格列宁,完全由产商控制产品,从而出现供远小于求的现象,导致价格偏高,影响资源合理配置。

2.外部性:分正负外部性。指某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第三方带来好处或坏处。

比如,未收污染费用的排污工厂,污染环境带来的成本由社会所有人承担,这是负外部性;

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企业使用人才无需支付相关部分,这是正外部性。

3.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含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对物品的使用不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比如高速公路、有线电视;非排他性:对物品的使用不阻碍其他人的使用,比如国道、免费公园。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非排他,市场无法运用市场机制配置,所以导致市场失灵,所以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4.信息不对称:交易中,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常导致资源流向不合理导致市场失灵。比如,假货售卖,买家不知道是假货,花了正品的价格进行购买。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