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区别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714

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之间的知识点是考生们容易混淆的部分,尤其是当你判断一件事件是民事诉讼或是刑事诉讼时,很大程度会影响到对于题目判断的正确性,因此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今天就带着大家了解一下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之间的区别吧!

一、简易程序

(一)民事诉讼简易程序

1.民事诉讼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应当满足如下条件,即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其他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2.不得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

(2)发回重审和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案件。

(3)非讼案件:特别程序案件、公示催告程序、督促程序。

(4)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案件。

(5)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

(6)第三人撤销之诉,第三人起诉请求改变或者撤销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案件。

(7)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3.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二)刑事诉讼简易程序

1.刑事诉讼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应当满足如下条件,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简易程序:

(1)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2)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3)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

(4)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

3.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二、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含义不同

1.民事诉讼是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

2.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三、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诉讼主体不同

1.民事诉讼仅有人民法院一家诉讼主体,当事人有原告、被告及第三人。

2.刑事诉讼法诉讼主体涉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数家司法机关,当事人为自诉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在判断民事诉讼或是刑事诉讼时,在自己无法判断的情况下,一定要对知识点进行重新地记忆,以增加下次考试的正确率。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