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片面阅读之主旨观点题
片段阅读在行测考试中占的题型大概是在15-17道左右,占有一定的分值比例。这种题型在国考或是省考中都是最不能失分的部分,很容易跟别人拉开分值上的差距。所以考生们在片面阅读上要慎之又慎,切勿丢题失分。尤其是在主旨观点题上更是重点也是难点。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带着大家掌握一下有关片面阅读的主旨观点题相关知识点!
一、主旨观点题
做主旨观点题我们通常会考虑行文脉络,也就是对作者的谋篇布局的思路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文段主旨。今天介绍其中最常考的一种文段类型-转折文段。
1.内容转换
如何判断文段是转折文段?如果文段当中出现了转折词,比如:但是、然而、却、可是、其实、实际上、事实上等,那么大体上就能判断出这是转折文段了。转折文段通常有两种行文脉络,第一个是内容转换,如果转折前后话题发生了转换,那么转折之后是作者想强调的重点。
2.内容对比
第二种行文脉络是内容对比,如果转折前后话题一致,但是论述的的同一个话题的不同两个方面,那么转折前后均是重点,遇到这样的行文时,我们需要全面概括文段。
二、真题演练
【例题1】法国人谈起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文学,总忍不住用一种轻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茶花女》。”在法国人眼里,喜欢大仲马还算有些品味,毕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个火枪手》。小仲马有什么呢?只不过写了一个交际花而已。法国文学是法国人的骄傲,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仅喜欢《茶花女》,显而易见是对法国文学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着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茶花女》在中国的流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B.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
C.评价文学作品要结合其诞生的时代背景
D.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学审美观存在区别
【参考答案】A。
【优公解析】根据问法可以确定为主旨观点题。根据我们前边的讲述,主旨观点中首先要包含的就是主题词,材料几乎每一句话都在围绕《茶花女》展开,根据高频词极有可能是材料的主题词,这个文段的主题词就有可能是《茶花女》,再根据主旨观点中要包含主题词,只有A选项符合,故正确答案选A。
【例题2】网络不只发现问题,有时它还扮演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提供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相对于各种监督管理的机制,网络的监督能力已经显出了超前的态势。似乎许多问题的端倪,总是先暴露在网络之上,然后才会被深究,继而解决处理。对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的监督固然在目前发挥了显著作用,但这绝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下正常的监督问责途径,也不应当成为一种主流的监督方式。如何充分发挥原有监督机制的应有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法制社会不能主要依靠网络进行有效监督
B.网络相对于其他监督机制具有更为超前的监管能力
C.网络监督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D.当今社会的一条重要监督途径是网络监督
【参考答案】A。
【优公解析】文段在肯定了网络监督积极作用的基础上,说明目前我国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由“对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的监督固然在目前发挥了显著作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可知,此为分总文段,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网络监督不能成为主流,应亟待解决原有监督机制如何去发挥作用”,但这样的内容在选项中并没有全面表达完,此时我们需要选项择优看到有相关句义表达的只有A项。故A项为正确答案。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片段阅读中的主旨观点题除了掌握一定的技巧以外,还是需要考生们多多刷题,在刷题中总结经验和技巧,争取在国考或是省考中成功上岸!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