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排序题之排除法解题技巧
排序题在行测考试中虽然题量少,一般占1至3题,其出题的逻辑就是给出一段文段,并打乱前后的顺序,让考生重新进行排序,选出正确的排列顺序。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今天就教大家一种快速而又正确率高的解题技巧--排除法。
一、排除法解题技巧
我们拿到题目可以先看选项,根据选项的首句,进行排除,如果首句中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选项可以直接排除。
(一)指代不明的词
例子:他绿了荒山,白了头发。
开篇出现“他”,指代不明,不符合出题思路。
(二)连词
例子:但是…… 也…… 同时…… 此外……等类似的句子
(三)总结性的词
例子:可见 很明显 因此 总之……
前面的三类可以通过个别的词或字进行排除,有的时候,命题人并没有给我们这些明显的标志,那我们在排除的时候,可以依据我们的句意:
(四)具体分析表述的句子
例子:
A.苹果当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B.苹果是温带水果的一种,属于蔷薇科,其树为落叶乔木。
C.苹果中的营养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
但是能确定最好,如果选项中我们无法从句意上进行判断,大家也不要为了排除而排除,很有可能会排除掉我们的正确选项。
二、标志词汇
第一步从宏观上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一部分,剩下的我们就要依据第二步,也就是依据标志,确定先后。因为这些句子顺序是散的,如果我们贸然排序,很容易没头绪,所以我们可以选取具有明显标志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逻辑暗示性比较强,可以看成以这个为中心,进行局部带入,看是否能够满足这个逻辑关系,那具体的标志有哪些?
(一)关联词
以标志为中心,看剩余选项中前后句能够构成标志词所代表的逻辑关系,例如:
虽然我很丑,
A.天蓝蓝,水蓝蓝,不如梦之蓝
B.但是我很温柔
自然B更能够与原文形成转折的逻辑关系。
(二)代词
以代词为中心,看前后内容有没有与之相关的。
(三)顺序词
1.时间顺序
按照从古至今的正序进行罗列,如果句子中至少两句话出现了时间词,那么这个题目即有可能是时间顺序。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会不会出现倒叙?实际倒叙是篇章写作的方法,在这里只是句群,没有铺陈和寒暄,如果按倒叙会显得突兀,因而考试中大多题目都是按正序排列。
2.空间顺序
出题概率低,按照约定俗成的观察视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主体到局部……
例子:买手机:先看屏幕 材质
买项链:吊坠 链子
工牌:正面照片是否PS 再看其他部分
(四)重复词(单纯运用不多,需要和其它类型的结合在一起)
并非指“的”、“了”之类,而是从内容方面看哪个词在多句话翻来覆去出现,这个词就是重复词。也就是意味着这几个句子围绕同一个话题,那它们往往放在一起。
(五)总结性的词,例如,因此、可见……引导的句子。
至此,前两步能够解决掉90%的题目,如果前两步还没能选出答案,那就说明这道题目有些难了,需要我们进行下一步,也即分析内容,归类语句。看哪些句子在意思上是同一层面的,往往会放在一起。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在此提醒:是尽量不要在这块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做到速战速决,等到后面有宽裕的时间后再回来重新思考,这才不会出现后面的做题时间不够这种状况。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